|
|
|
 |
|
国家发改委提出应对轮胎特保五大措施
|
国家发改委协调司表示,特保案对我国轮胎工业负面影响极大,使我国轮胎基本上无法出口美国,不仅涉及国内12%的轮胎产能,而且波及到上游合成橡胶、炭黑等原材料供应行业,造成企业开工率下降、工人下岗失业等问题,还会产生连带效应,潜在危害较大。我国轮胎工业是完全开放的产业,米其林、普里斯通、固特异等主要轮胎跨国公司在华均有生产企业。跨国公司通过调整对美出口轮胎原产地,可以规避轮胎特保案的影响。因此,轮胎特保案主要伤害内资企业的利益。 对此,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提出,要采取有力措施,努力维护轮胎工业健康发展的局面。第一,应当积极上诉,将损失降至最低。第二,鼓励和支持国内骨干企业重组与并购,组建大型轮胎企业集团,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轮胎企业集团,努力打造强势品牌,突破品牌瓶颈,提高市场占有率。第三,扶优扶强,支持重点轮胎企业开展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,发展高性能子午胎,推动产品升级换代,增强竞争能力。适当控制轮胎生产能力增长,缓解供过于求的矛盾。第四,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,组建轮胎研发中心和轮胎试验场,构建技术研发公共平台,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。第五,制定轮胎质量、安全、环保、节能、原材料消耗等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,建立轮胎出口企业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,加强市场监管,整顿市场秩序,防止恶性竞争。 |
【 收藏 】 【 打印 】 【 关闭 】
|
|
|
|
|
|